查看原文
其他

研学旅行丨知识重要,实践更重要

研学头条 2022-10-09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作者王晓燕

文 / 王晓燕  图片 / 网络

来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itedu2012)

21世纪以来,教育面临着内外部的诸多挑战,特别是学校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这么多的关注、质疑和存在这么多的挑战。

例如,从外部看,教育面临着科技发展和信息时代的挑战,面临着来自经济成长、人口结构变化以及社会职业需求变化等诸多方面的挑战。的确,我们已经切身地感受到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的发展正快速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

1

重新定义知识、学习和教育

2017年,机器人艾达挑战高考数学,10分钟就答完了全部问题,并且获得了134分的高分。

2018年,阿里无人酒店正式开业,媒体对酒店宣传的题目非常具有冲击力——“时代抛弃你,连声招呼都不会打”。

这引发了我们作为教育者的深深思考:

我们要培养的21世纪未来人才,应该具有哪些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才能应对人工智能和信息时代的挑战?

 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第三份教育报告《反思教育:向 “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中明确提出,要重新定义知识、学习和教育。

1、当今世界教育格局正在发生巨变

当今世界的教育格局正在发生巨变,其中涉及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和学习空间。过去,我们把教育理解为有计划、有意识、有目的和有组织的学习,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都是制度化的。但是人们的许多学习是非正式的,“我们在生活中学习到的许多知识并非有意为之。这种非正式学习是所有社会化经验的必然体验。”所以,要重视非正式学习

譬如,在学校走廊、图书馆、校门口、街区,学生们也同样在接受教育和进行学习。

学习空间和学习格局的变化促使我们认识到,正规教育机构之外的学习和课堂学习具有重要的相关性。目前的发展趋势是从传统教育机构,转向混合、多样化和复杂的学习格局。所以,我们需要一种更加流畅的一体化的学习方法,让学校教育和正规教育机构与其他非正规教育机构开展更加密切的互动,相互补充,相互影响,从而拓展学习的空间网络。

今天,我们的学习空间已经扩展为一个完整的学习生态圈。它既有校园里的正式学习,也有家庭里的非正式学习;既有线上的学习,也有线下的学习。我们应该从未来教育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今天的教育。在传统的教育形式中,以特定的教科书和教师单向的知识传授为主。在未来教育中,知识无所不在,形成了一体化的学习空间以及学习生态圈,学习方式也在发生变化,

比如通过合作共学、主题探究和项目式方式进行学习。

2、展开与真实世界相关的学习

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开展与真实世界相关的学习。譬如,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的中学课堂上,数学教师瑞秋用一则药价突然飙升的新闻,引发学生们关于数学知识的讨论。瑞秋先展示了过去一段时间一种治疗哮喘的药物价格上涨的曲线,当学生预测今日的价格后,他展示了暴涨后的当日价格,然后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这种与真实世界相关的学习方式学生非常喜欢,因为他们接触到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数学知识,而且是有关社会公平的数学问题。这就把学生的学习和未来的社会生活以及他要担负的社会责任连接了起来。

教育机构也在改变教育的目标和方向。譬如,美国哈佛大学在2018年秋季启动了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新框架,它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做好准备,在当今世界智慧地生活,从而成长为深思熟虑、富有贡献的社会成员。它的核心目标是让学生不再只是简单地理解承担社会生活的责任和义务,而是让学生理解公民参与的本质,认识到自身既是社会传统的产物,也是社会传统的缔造者,能够识别并理解自己言行的道德维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发现:

人在儿童时期接受的自然体验越丰富,他长大后的积极性、主动性及规则意识就越强。

人在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参与的社会活动越多,长大后他的职业意识和社会奉献精神就越强。

3、重要的是运用知识为社会创造

日本著名的教育学家佐藤学教授认为,所谓学习,

是与作为教育内容的对象世界(物)的接触与对话,

是与在此过程中发展的其他学生或教师的认识的接触与对话,

是与新的自我的接触与对话。

概括地说,学习是通过创造世界(认知的实践)、人际交往(交往的实践)和完善自我(内在的实践)这三种对话性实践而完成的。

如今的世界,已经没人在乎你知道多少知识,因为谷歌知道的永远比你多。人们真正在乎的是你能利用自己所知道的知识真正做到什么。

以语文阅读素养为例,传统的教学方式和信息时代的教学方式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对比和反差。当今学生需要阅读大量的数字化文本,需要通过搜索引擎而非百科全书寻找答案,需要对这些文本信息的真假对错作出判断。

所以,21世纪的阅读不再是简单地从书本中提取知识,而是根据文本建构知识。重要的不是突出的记忆能力和对内容知识的掌握,而是如何有效地在浩如烟海的文本中定位信息,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估。

2017年,日本出台的新一期学习指导纲要就明确提出,无论人工智能如何发展,终究也是在人类设定下运作。人类能够创造出源源不断的感性,能够思考并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

那么我们要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素养?指导纲要认为,通过实践教育,我们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职业观以及国际化素养,帮助学生将知识、技能运用到社会生产与创造上。也就是说,重要的不是知道多少知识,而是能够运用知识为社会创造。

2

实践是更重要的学习

实践育人为什么在今天这么重要?今天面临的这种教育内外部的环境,使得我们必须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看待教育,以“未来智慧”的视角来看待教育,让更多知识在生活中有价值。

面向未来,读书是学习,实践是更重要的学习。通过实践教育,我们要力图打破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对各种知识学习的人为分离,消除人与自然之间的人为屏障,消解单纯的科学知识学习造成的人与社会的分裂,从而建立起知识、文化与人格完善的桥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并且提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

2012年一项调查就显示,四成以上的大学生把“缺少社会实践经验”作为最困扰就业的因素,因为缺少实践,导致眼高手低,口上有话心中无才,很难胜任工作。

2019年年初举行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陈宝生部长提出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是进行德育的体系化建设,让立德树人回归社会、回归家庭、回归生活;并且提出“信、心、活、全、书”五个字。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统筹好校内教育和社会实践、研学旅行等活动,要让学生从身边事、身边人出发,延伸到网络空间,指向道德实践,在日常生活中,在生动的实践中把知化成行。

3

促进人才培养方式的创新

《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八大基本理念,都与实践育人方式、与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的衔接融合密切相关。包括:

更加注重以德为先,更加注重全面发展,

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更加注重终身学习,

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更加注重知行合一,

更加注重融合发展,更加注重共建共享。

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的理论去培养学生,让他们在实践中立鸿鹄志,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推进实践育人方式,要在学习科学的指导下科学地推进。根据学习科学的研究,人的学习实际上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物理世界的表层认知,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掌握某个领域的概念、事实和原则,比如课堂上教师所教授的知识。

第二个层次是在思维策略和深度方面的理解,让学生有更多的心智空间,进行深度学习和发展思维。

学习的最高层次是要建构事实。学生能够运用发展的思维把知识迁移到真实的环境之中,并根据需求进行重构,表现出创造力和灵活性。

表层认识的学习最容易被测量,平常学校里的考试最常考查的就是表层认知,在以考试和分数为导向的应试过程中,学习常常停留在第一个层次,即反复操练,但在达到熟练以后就戛然而止。这种做法对培养学生的高阶能力和深度学习非常有限。

因此,我们应该促进人才培养方式的创新,实现育人方式的重点突破。要让学生进行深度的学习和更高层次的知识建构,我们需要用实践能力进行牵引,加快补齐实践教育的短板,全面加强实践的育人功能,以切实发挥实践教育的重要价值。

↓↓↓

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了


全国研学辅导员实操体验培训课(黄山站)


2019年5月24日在黄山举办


小伙伴们快来抢座位吧

研学头条学院5月活动动态

2019.5.19—22全国研学辅导员实操体验培训课(陕西西安站)

版权归作者所有,研学头条整理


作者: 王晓燕,文章来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ID:itedu2012),原标题《深度解码 | 为什么今天我们要重视实践教育》,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联系作者,图片来源网络

====往期热门===

研学旅行有“标”会更“准”

研学旅行如何实施,5个步骤轻松搞定!

研学旅行︱放下焦虑,教育原来还可以这样

研学旅行︱我们可以为当下的中国教育做什么?

研学旅行︱95后遇上05后,新时代教育要有新内容

关于研学头条

研学旅行垂直新媒体


带你发现研学旅行的乐趣


公众号:研学头条

微信号:孙真老师

点击图片,长按识别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